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除了金錢與健康之外

白明奇 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、神經學教授

    2018年初,在準備老年學研究所所長遴選公開演說的過程之中,我發現台灣老人可能不快樂。我還找到原來有世界老人日這件事。於是就在101日世界老人日,促成成大老年學研究所開辦「老人快樂進行曲」領袖論壇,邀請專家傳授快樂之道。

    舉辦這個系列論壇的理由很直覺,除了提供本所學生學習領袖特質的機會之外,真的想要讓台灣的老人更快樂。

    讀者也許會問,為何要老人要快樂?快樂又是什麼?老人要快樂的理由還真不少,可以讓人更有創造力,活更久,增強免疫力,減少未來失能的機會,可以讓別人更喜歡你,可以感染別人、影響國家社會等等。

    我是一個神經科醫師,更精確地說是一個專門看失智症的行為神經科醫師,平常,只要失智症病人親自到診,我一定和他們聊上幾句,其中一定會問你有沒有哪裡不舒服?由於一般人多半因為身心病痛求診,自然很容易回答這個問題,然而,大約九成的失智病人的答案是沒有不舒服,另外大約百分之五則是頭暈,這背後的意義很有意思,也是未來論壇可以深入討論的。

    最近有老師送來要核銷經費的公文,我看了一下,原來是國健署高齡友善輔導推廣中心計畫2018-2019的期中報告,瀏覽一番,進行中的計劃名稱涵蓋就業、交通、退休、社群、本土指標、友善環境、運動、營養與飲食指引,這個涵蓋面也許是事先選定的;這份會議紀錄的結尾是專家評論,專家引用加拿大WHO高齡部長意見說,知識力如何轉換成行動力是很重要的,因為研究議題很多,能夠做到的卻很少、甚至不可能。我在門診勸病人運動、互動的過程也發現,老人自覺與動機很重要,徒有理論,光說不練沒有用,這也會是未來論壇的重點。

    這也讓我想起為了提升成大老年學研究所知名度與貢獻度,十一月初與本所教授拜會康健雜誌,在一個小時會談中,學習到許多可能有效的方法,但也深覺我們有必要讓國人知道台灣老人真正的樣貌。例如在台南山區,有不少老人天一亮就取張板凳坐在門口,一直到日落,日出日落之間,眼前沒有一輛摩托車經過;也有老人整天躺著看天花板或陪著電視,但並非身體偏癱,也沒有失智;更多的老人面無表情,無聊仰息終日。

    過幾天,在戊戌年聖誕節的午后,成大老年所於成大醫學院嶄新的第四講堂將舉辦「除了金錢與健康之外領袖論壇,邀請專家演講,我們要讓國人知道,即使生病、雖然錢不多,仍然可以過著充實、有價值的生活。

    歡迎您來。

 

發布日期: 2018-12-25
瀏覽數: